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脑卒中筛查与颈血管超声典型病例,多图

高危筛查、目标干预是尽快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之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造成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斑块脱落或是造成血管狭窄、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颈脑血管超声检查以其无创、经济、重复性好被誉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前沿阵地”,并已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检查范围包括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可直观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斑块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斑块性质(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并对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估。

1.病因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进一步发展有斑块形成,导致内腔狭窄。血管内膜破坏,血小板聚集,继而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栓子可进入颅内血管引起脑栓塞。内膜斑块内可有出血,溃疡形成,严重者管腔完全阻塞。

2.二维超声图像

(1)颈动脉内膜面粗糙,回声间断或内膜局限性增厚。

图1-6左颈动脉硬化局部内膜增厚达1.4mm

图1-7左颈动脉彩色血流图内膜增厚达2.0mm

图1-8动脉硬化彩色血流图彩色充盈呈毛刺状

(2)IMT增厚0.8mm。

(3)粥样斑块形成多发在颈动脉分叉部,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可分别为:

扁平斑内膜增厚呈低回声,多为脂质沉着在动脉壁

图1-9颈动脉硬化前壁苔状斑块及壁内膜局部增厚

图1-10颈动脉硬化彩色血流图

软斑均匀的低中回声,突出于内膜表面

图1-11右颈动脉软斑彩色血流图充盈缺损

硬斑呈强回声附着于内膜表面,其后方伴声影,多为斑块,有纤维化,钙化

图1-12右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图1-13右颈动脉硬化斑块彩色血流图显示彩色充盈缺损

图1-14右颈动脉硬化PDE显示彩色充盈缺损

图1-15右颈动脉硬化的小硬斑块所显示的SD声影

图1-16右颈内颈外分支处颈内动脉硬化斑块箭头所指

图1-17颈动脉硬化斑块

图1-18颈动脉硬化颈外动脉起始处斑块

图1-19颈动脉硬化横切显示斑块

图1-20动脉硬化患者腹主动脉斑块

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呈不规则低回声

图1-21颈内动脉斑块

溃疡形成斑块表面呈现“火山口”的壁龛影。

Stephen等人把切除的斑块,依病理不同分为三类:

①由钙化斑块

②显著的纤维成份和胆固醇

③斑块内部伴出血

(4)计算狭窄程度

图1-22左颈内动脉硬化狭窄下游VP明显增高

图1-23颈内动脉狭窄内径5.9mm狭窄处1.8mm

图1-24颈内动脉狭窄PDE狭窄下游收缩早期VP增高

图1-25颈内动脉狭窄PDE狭窄上游VP不高

图1-26颈内动脉狭窄彩色血流图显示多色镶嵌血流色彩

图1-27颈内动脉狭窄彩色血流图收缩中期VP略高

测量狭窄部直径,面积,计算程度内径减少(%)=(D1-Ds)/D1×%或(D2-Ds)/D2×%

Ds狭窄处残腔内径

D1狭窄近端管腔内径

D2狭窄处原血管内径

3.频谱多普勒狭窄程度与血流速度呈正比

测定狭窄处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峰值比

狭窄程度

Vpcm/secEDcm/secVICA/VCCA收缩期VICA/VCCA舒张期正常%.52.6轻度1-39%.52.6中度40-59%.82.6重度60-70%.82.6极重度80-90%2503.75.5

4.彩色多普勒斑块处显示彩色充盈缺损,中重度狭窄血管腔内显示彩色多色镶嵌,为明显湍流,轻度狭窄显示血流束变窄,完全闭塞者彩色血流中断。

1.病因由于动脉硬化、感染、创伤及先天性等原因引起,较少见,占周围动脉病的2%。假性动脉瘤多由外伤或手术引起。

2.声像图表现

3.二维超声显像(1)血管壁局限性扩张或膨大,小者呈梭形,大者如囊状球形,管腔内膜粗糙。(2)夹层动脉分离,内膜呈细线状,血管分隔成真假二个腔,假腔比真腔大,真腔内血流正常或轻度紊乱,可探及血栓回声,多见于假腔。

4.频谱多普勒可测到瘤体内异常湍流频谱,收缩期真腔血流前向。当逆向时假腔内缓慢上升前向血流,舒张期假腔内血流逆向时真腔内血流前向。假性动脉瘤显示动脉壁有小破口,收缩期有一束多彩血流向瘤体内射血。

看不到图的朋友请直接回复,说明您使用的手机型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jmtc.com/jbjc/10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