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修正JNDEBs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北京看湿疹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9789.html
编者按

尊敬的各位读者:

由于工作疏忽,在5月5日发布的颈动脉日编译中,将标题混淆,而导致标题与文章内容严重不符,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望请大家谅解。现将修正后的文章补发:也在此感谢广大读者的勘误和指正,今后一定严格校对,查缺补漏。

血管资讯

治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药物洗脱球囊(DEB)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供选择。但是这种超适应症的应用,需要大型前瞻性长期的随访数据进行支撑。

——摘自文章章节

背景和目的

据文献报道,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率差异性很大,在3%-20%之间。颈动脉ISR主要因炎性反应诱导的内膜过度增生有关,且颈动脉ISR仍存在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或中风的风险。因此,临床针对颈动脉ISR提出很多治疗方案,如普通球囊、切割球囊再次成形,再次置入裸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DES)。根据欧洲指南,建议应用DES治疗冠状动脉IRS(ⅠA)。而因在大血管(颈内动脉)中DES的选择有限,且需要长期双抗治疗,因此,在年的美国心脏协会/美国中风协会并未对颈动脉ISR的治疗达成共识。鉴于DEBs已广泛应用于冠脉及下肢动脉中,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应用DEBs治疗颈动脉IRS。本中通过对以往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并结合自己中心相关病例,来验证DEBs在颈动脉IRS中应用的安全有效性。

研究方法

对PubMed数据库中年至年之间发表的研究进行检索,检索数据为应用DEB治疗颈动脉ISR。还进行了交叉引用和相关文章的检查,以识别其他研究。统计结果中还包括两例自己中心的颈动脉ISR病例。

研究结果

总共包括7项研究使用DEBs治疗颈动脉ISR,包括31例患者,其中11例(35.5%)出现有症状的ISR,20例(64.5%)无症状。3例患者进行了DEB血管成形术,然后放置了支架,而28例患者仅使用了DEB。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1例与DEB相关的无症状夹层患者和1例短暂神经功能缺损患者。随访期为1个月-5年,3例患者出现无症状性再狭窄,1例患者出现症状性再狭窄。自己中心的两个案例中,两名患者术后低血压期延长,没有任何新的或复发的神经系统症状。

图1.(a)左颈总动脉造影显示支架内重度狭窄(箭头),位于颈内动脉近心端的支架内。(b)可见支架轮廓,远端位于颈内动脉中,而近端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c)IN.PACTTMADMIRALTM(美敦力),紫杉醇涂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导管(5mm×40mm)扩张(箭头),在支架推送杆上可见近端和远端标记。(d)术后左颈总动脉造影显示左颈内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明显缓解,新成形的支架轮廓(箭头)充分覆盖了病变并与先前支架轮廓重叠。

图2.(a)左颈总动脉造影显示左颈总动脉远心端和颈内动脉近心端交界处支架内的严重再狭窄(箭头),以及支架周围节段性狭窄。(b)显示不透射线的扩张球囊(箭头),在支架的推送杆内可见近端和远端标记。(c)术后左颈总动脉造影显示左颈总动脉远心端和颈内动脉近心端交界处狭窄程度明显减轻,且先前已展开的支架轮廓(箭头)已充分覆盖病变。(d)药物洗脱球囊血管成形术后8个月行左颈总动脉造影,显示先前在左颈总/颈内颈动脉交界处放置的支架近端(箭头),残余狭窄达到44%(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试验标准)。

表1.显示有关使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现有文献的摘要。

研究结论

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在有或没有支架置入的情况下,使用DEB是可用于治疗颈动脉ISR的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案。但目前尚缺少该领域适应症,因此,仍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DEB在治疗颈动脉ISR方面优于其他常规治疗。

一点评述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案,但支架内再狭窄(IRS)同样困扰着广大临床工作者。随着药物洗脱球囊(DEB)的兴起,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并取得可喜的结果。关于颈动脉IRS领域,该研究也初步证实了其安全有效性。但目前临床病例数较少,且缺乏大型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优越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尤其是其药物粉尘栓塞及长期有效性等方面。本文由高翔医师审校及组稿袁涛医师编译

彩蛋时刻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jmtc.com/jbjc/1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