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CIT2015大会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增

讲者张奇上海交通大医院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中优化撑力的基本与高级方法。大致如下:

一.评估患者风险,选择最佳指引导管

表1.导管的选取

Cordis

Medtroic

Boston

Terumo

XB

EBU

CLS/VodaLeft

BL

XB-LAD

JCL

Qcueve

-

XBC

-

VodaLeft

-

XB-RCA

-

ART

-

选择最适的的指引导管,以便其形状能使指引导管保持同轴性并深入插入(导管插入越深,支撑力越强)。

二.使用强支撑力指引导丝

当初始钢丝支撑力不足时,则应使用强支撑力指引导丝。其特点为Body部分硬度十分强,但头端较软。由于不同厂商导丝头端硬度、头端设计不同,选取时应根据医师操作经验来加以区分。下图为导丝交换配合导管治疗中,导丝支撑力数据。

图1导丝支撑力随距离的变化

三.当以上方法无法实现时,则需按以下顺序使用更高级治疗策略;既借助如双导丝技术、球囊锚定技术、5进6双导管技术以及导丝锚定技术(由近端支架植入),以下就这几项技术进行简介。

1.双导丝技术

在靶血管内植入第二根支撑力较强的软导丝;

不仅可使迂曲的血管伸直而且其中一根导丝可起轨道作用;

避免球囊或支架贴壁,以增强支撑力和增加球囊、支架的通过性;

借助轨道效应也可以提高器械输送及手术成功率;

缺点:第二根导丝通过预扩张后撕裂病变\扭曲\钙化病变有一定困难;增强支撑力效果有限。

2.球囊锚定技术

在靶血管内进入另一根导丝至分支血管内(通常位于靶病变近端),进入球囊并扩张,可锚定指引导管从而增加支撑力,使得介入治疗器械(如球囊、支架等)能顺利到达治疗靶病变。

应使用与分支血管直径大小相应的球囊并使用较低的压力扩张球囊(6-8atm),以免发生分支血管撕裂。另外,若靶病变近端存在多个分支时,锚定更近端的分支往往更容易奏效。

3.5进6双导管技术

双导管技术(既子母导管技术)在国内目前未发布相关指南,经过一些研究与论文发表后,该技术被认为是值得尝试,且具有潜力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操作步骤为:(1)5F指引导管进入6F指引导管;(2)连接Y阀、重新装配指引导管系统;(3)在5进6双导管系统内进行介入操作(4)完成介入治疗后5进6双导管系统撤出。

图25进6双导管耐受力情况

5进6双导管技术的限制:

5F指引导管内腔的限制(0.”/1.5mm);

最大同时容纳2根钢丝及一个球囊或支架导管;

不能进行双球囊扩张或双支架同时植入;

造影剂推送相对困难,特别是进入支架导管以后;

5F指引导管长度的限制(px);

若完全推出可进入冠脉px,对于远端血管病变,需要衡量5F导管推出的长度/支架导管的长度(~px)能否使支架到达靶病变。

4.导丝锚定技术(由近端支架植入)

原理类似于球囊锚定,长病变介入治疗时可考虑使用;

在支架无法输送到远端靶病变、但可到达近段病变时,进入第二根导丝,近端释放支架(≈12atm),将第二根导丝挤压在支架和血管壁之间(锚定导丝);

沿第一根导丝输送器械到达远端靶病变;

局限性:后续器械(支架)的输送需要通过近端已经释放的支架,可能反而会增加难度,特别是近端血管存在扭曲或第一根支架释放后扩张不良时。

局限性:导丝卡顿不能撇出

小结

与双导丝技术及球囊锚定技术相比,5进6双导管技术具有显著增加指引导管支撑力的作用。因此在经桡动脉进行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中可作为首选方法,从而提高PCI治疗成功率。而当PCI治疗进行过程中,球囊已经完成预扩张而支架不能到位时,5进6双导管技术可避免临时更换指引导管,以及导丝面临的预扩张后冠脉急性闭塞风险。

因此对于TRI增加支撑力,应按以下顺序考虑治疗策略:

强支撑力指引导管

强支撑力指引导丝

双导丝技术

球囊锚定技术

5-进-6双导管技术

导丝(边支)锚定技术

来源:医心编辑部整理

转载请注明“医心网”

=====================================

添加医心为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jmtc.com/jbjc/2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