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女子突发心跳骤停倒在急诊室,这群医护紧急

北京知名雀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9/9376584.html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涂晓晨王成

57岁的张女士(化姓)怎么也没想到,医院看病,人刚到急诊,突然眼前一黑倒在抢救室门口,呼吸心跳骤停。医院金银湖院区急诊科医护紧急抢救,仅数分钟就将她从“鬼门关”拉回,并植入2枚心脏支架。目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恢复不错。

由于正值“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医护人员惊险救人之余,也在朋友圈发文写道,“一年天,一天24小时oncall的急诊人,劳动节依然是毫无悬念地坚守在岗位,急诊人就把劳动节过得明明白白的。”

医院突发心跳骤停

4月30日上午10时55分,在医院金银湖院区急诊科,张女士在同事陪同下前来就诊。就在护士为其量体温、查看行程码时,突然发现她脸色不对劲,眼睛直往上翻,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护士大声呼喊都没有反应。

当即,急诊科医护箭步冲上前,合力将张女士抬进抢救室,并接入心电监护。此时,张女士血压低至50/20毫米汞柱,医生触摸颈动脉也没有搏动,心电图提示是心脏室颤。

“快,立即电除颤!”急诊科医生丁姝琦迅速作出判断后,便开始心肺按压。她说,室颤简单理解就是心脏不跳了,而在无限快地抖动,无法有效射血,相当于心脏停跳,这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电击除颤,才可能让心脏重启,恢复正常跳动。

急诊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

急诊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

医护争分夺秒让心跳重启

在急诊科医生李运锋、护士方琪、程蒙等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丁姝琦医生紧急除颤一次后,又接着心脏按压,整个过程持续约5分钟,直到心电监护的心跳曲线再度恢复,张女士也慢慢睁眼,逐渐恢复了意识,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长松一口气,好在抢救及时,抓住了最关键的“黄金急救5分钟”。

清醒后的张女士回忆,早上她胸口疼痛,休息了也没见好转,医院看病,没想到就出了意外。丁姝琦怀疑是背后原因极可能是急性心梗,果然心电图也证实了其推断,张女士急需手术打通堵塞的血管。

开启绿色通道打通堵塞血管

很快,医院金银湖院区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迅速开启。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该院心内科、急诊科联合抢救团队迅速将患者由急诊科转至心内科导管室。与此同时,心内科导管室介入团队已做好术前准备,急诊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通力协作。

术中,心内科专家兰印检查发现,为心脏供血的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立刻植入支架。”兰印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打通血管。在迅速植入2枚心脏支架后,堵塞的血管被打通。事后,医护团队感慨,幸好全程无缝对接,为患者救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身体发出“警报”要尽快就诊

医院金银湖院区副院长郭科表示,目前心梗、冠心病等传统“老年病”已出现年轻化发病趋势,该院区开诊近一年来,已接连抢救多例中青年心梗患者,男性居多,年纪最小的仅23岁,这一趋势无疑是敲了一个警钟。当发生胸痛、胸闷、心慌等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同时,全社会要加强像心肺复苏、AED等相关急救的措施和设施的普及和宣传,让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降低此类疾病的致残和致死率。

据悉,该院区自成立以来就着手启动以胸痛中心标准化建设,急诊科、心内科、ICU,环环相扣,高度融合,科室间的合作在长期磨合中得到了历练,打造更加高效的心脑血管紧急救治系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jmtc.com/jblcbx/13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