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刚50岁出头,近两年常有腿痛,听广告说补钙能治腰腿痛,吃了不少“广告药”。广告明星的腿痛“好了”,王先生的腿痛却久不见好。该上医院瞧瞧了。王先生来到骨科门诊,大夫给他拍了片,骨头没问题,开了点活血药,吃了半年,腿痛却似乎越来越重。王先生又到专门治腰腿痛的专科医院就诊,医生说可能是腰的毛病,又照了不少片子,还做了CT,仍然没发现问题。最后到血管外科前来就诊,王先生的情况是:走约100米后小腿肚痛,脚发凉怕冷,腿上的脉搏跳动很微弱,初步做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他的腿痛是血管不通缺血引起的。
很多人都听说过动脉硬化,人们熟悉的冠心病就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其实,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全身的动脉血管都有可能发生硬化,这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年老、吸烟、家族史等因素相关,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腿上的动脉血管如果发生了硬化,引起病变,那就叫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心肌缺血会导致疼痛一样,腿上的肌肉血供不足同样会出现疼痛。
·早期发现缺血性腿痛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下肢疼痛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患者常常不够重视,没有经验的医生也认识不足,常将此病误认为是年老腿脚不利落、脑梗塞、腰腿痛、缺钙等而延误诊治。个别患者还被错误地当作腰椎病做了手术。
低温可刺激血管痉挛而加重腿部缺血,冬季往往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的高峰期。现在天气寒冷,缺血性腿痛的患者日渐增多,应该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
·四期症状各不同
根据病程的发展和严重程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为四期。
第一期患者症状轻微,仅感觉腿凉、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腿乏。
如何发现?患者很难自我判断,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硬化斑块。
第二期患者行走一定距离后,由于供血不足,出现小腿无力、疼痛、酸胀,疼痛主要部位是小腿后部,俗称小腿肚的地方。一般休息片刻即能缓解,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还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如何发现?应根据上述疼痛的特点作出判断。患者不行走不会腿痛,但会伴有脚发凉、发麻、怕冷,自己可以试着触摸位于足背弓的中点偏内的足背动脉,与自己手腕处的正常脉搏比较会觉得足背动脉搏动很弱。
第三期患者可表现为腿重度发凉、麻木,即使不行走足趾也有持续性疼痛,夜间尤重。患者由于极度疼痛而难以入睡,往往用热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导致缺血加重或烫伤。
如何发现?患者不活动也会有下肢痛,但这种疼痛主要位于肢体的最远端,即足或足趾。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无搏动。
第四期因下肢严重缺血导致小腿溃疡或脚趾发黑坏死,面临截肢。
如何发现?此期患者可能被当作一般的感染或溃疡,会耽误最后的治疗时机,其实,此时只要注意到脚上的皮肤温度低和足背动脉无搏动就可作出初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