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5岁,头晕伴四肢乏力半年,加重1个月。
临床诊断:脑血管病
超声提示:左侧椎动脉狭窄(V1段:70-99%)
图1:左侧椎间隙段血流速度减低,频谱形态呈低搏动性改变,提示近段病变可能。
图2:左侧椎动脉起始段前壁可见一等回声扁平斑块致管径明显变细。
图3:CDFI示狭窄处呈五彩镶嵌的花色血流信号。
图4:使用低频探头,测及狭窄处血流速度升高达cm/S。
图5:对侧(右侧)椎动脉椎间隙段血流速度代偿性升高。
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评价标准(国内.美国AJR杂志发表)
狭窄程度
PSV(cm/s)
EDV(cm/s)
PSV狭窄段/PSV狭窄远段
<50%
≥85,<
≥27
≥1.3
50-69%
≥,<
≥35,<50
≥2.1,<4.0
70-99%
≥
≥50
>4.0
闭塞
无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后循环病变发生率是前循环的3倍,其中大多数有显著血流动力学的意义的椎动脉病变发生于起始段(V1)。然而,由于椎动脉起始部位较深,同时,锁骨影响探头的放置,另外,作为锁骨下动脉第一分支,椎动脉V1段可能明显迂曲或伴有起源、起点异常,很难进行恰当角度来准确测量血流速度;此外,椎动脉V1段及其近段易与椎静脉及其他起源于近段锁骨下动脉的较大分支混淆,如甲状颈干;上述的各种原因使得椎动脉的检查面临技术困难而导致漏诊和误诊。因此,高频与低频探头的联合使用对椎动脉进行全程扫查才能对椎动脉做出正确的评估。
注:示意图来源网络
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韩越提供,医院超声科陈静主任审阅。
曾都邮养生银耳只要搭配好,堪比燕窝整理全肿瘤病理学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