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倾囊相授,中青年介入医师的头脑风暴

  年4月18日,由首都医科医院的杨清教授与中国医学医院的唐熠达教授共同发起并创办,美敦力公司协办的PCI技术研讨会倾囊相授·球囊临床操作技巧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倾囊相授”,旨在   杨清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提出,希望在这次专题会议上,每个参会者带一个苹果走进来,带着一筐苹果走出去,信息可以最大化传递和沟通,临床经验与建议可以最大化分享。最终将会议的讨论成果通过《门诊》杂志平台传递给更多临床医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特别推出了定制化绘图服务,为每位与会者提供绘制好的冠状动脉示意图,方便医师现场及时绘图,图文并茂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

|倾·其所有|

  会议特别邀请到1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领域中青年医师出席。19位专家分成5组,紧紧围绕球囊的临床应用技术和难点进行讨论。议题囊括分叉病变球囊边支补救;支架扩张不充分处理;钙化病变的处理;“西瓜子”现象;球囊再通过分支网眼;CTO病变;后扩球囊;开口病变;POT技术;球囊对吻扩张;冠脉穿孔的球囊使用等11个议题。与会专家倾其所有分享自己的技术与经验。

  唐熠达教授首先分享了两例分叉病变的病例作为“抛砖病例”,讲解病例中球囊预扩张和切割球囊的使用技巧,通过其生动的讲解激发了与会专家的参与热情,纷纷结合病例分享各自在分叉病变中的临床经验。医院的陈永清教授认为分叉病变边支保护是分叉病变的PCI治疗的难点,有效、合理的边支保护不仅给患者带来积极的临床效果,还使得PCI的过程更为流畅。首都医科医院徐立教授向与会的专家们分享了自己在处理分叉病变中的心得与技巧。与会专家一致强调分叉病变边支保护不当的严重后果,“防火远胜于救火”。

  谈到“西瓜子”现象的处理时,杨清教授分享了防止球囊操作中“西瓜子”效应的技巧。医院的陈岩教授分享了在处理前降支钙化长病变时,用球囊边“爬”边扩张的技巧。在钙化病变球囊大小及时机选择方面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在钙化严重球囊无法打开的病例中各位专家充分讨论何时应用冠脉内超声及何时采用旋磨技术。此外,对于CTO病变应如何使用微导管结合球囊预扩张亦十分重要。在讨论开口病变的处理时,杨清教授提出开口病变使用球囊的规范操作对于防止并发症的具体作用。与会专家巨细靡遗地探讨球囊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倾其所有地分享各种操作技巧,让所有参会者全面梳理了球囊临床操作的各种方法和要领。

|囊·阔万千|

  本次会议是PCI技法系列会议之一,   在球囊操作中,球囊的选择是基础。在球囊的直径选择方面,中医院聂如琼教授针对不同病变具体情况进行了细分。医院的杨胜利教授强调,应以最终保证边支通畅的目的来选择球囊直径。医院杜新平教授提出在分叉病变边支预处理时可选择偏小点型号的球囊以避免边支开口撕裂。

  下午的会议仍然别开生面,杨清教授向与会专家特别介绍了SprinterLegend球囊的特点和优势作为热身,并通过0、3、4几个数字带来精彩的分享:“0”即美敦力独有的零折叠技术;“3”是SprinterLegend1.25mm球囊拥有市场上最小的3个外径,导入外径0.、通过外径0.、标记带外径0.,带来了绝佳的通过性和完美的再回抱能力;“4”即Sprinter家族球囊在头端设计、折叠技术、涂层工艺、推送杆4个方面的优势。

|相·得益彰|

  此次倾囊相授论坛采用围桌而坐,面对面交流与讨论的形式。会议的议题源于临床实践,所有专家都可以设身处地的深入思考,每个问题都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如谈到小球囊无法穿越边支网眼时,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异常热烈。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陈晖教授认为,应采用导丝锚定技术;首都医院的徐立教授分享了如何合理使用球囊锚定技术以帮助边支球囊的通过;来自中医院的赵福海教授建议采用双导丝和双球囊交替的斑块碎裂技术。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王建龙医师作为年轻医师的代表,也在讨论会中分享了在临床实践中的斑块碎裂技术处理CTO病例,并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该病例处理方法是否有普遍意义。各种技巧彼此交汇相得益彰。

  谈到会议中专家观点碰撞与交锋时,余再新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各个专家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如在讨论分叉病变边支补救及保护时,若边支不考虑植入支架,则只需采取保护措施而不要干预,若需要植入支架则边支处理措施完全不同。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操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共识。

  唐熠达教授则表示,会议在形式上采取用病例来抛砖引玉,通过临床中的实际病例引发与会专家对于PCI技术中球囊操作的一系列讨论。通过与会专家的充分分享,每个医师都能有技法的收获。如,聂如琼教授在开口病变球囊操作的经验分享与技术讨论中分享了他们团队对于“BentWire”技术的新尝试和改良的病例,就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引起与会医师的热烈讨论。

|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次论坛中,与会专家积极为年轻医师更好掌握PCI技术中的球囊操作积极分享彼此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正是授之以渔。

  杨清教授特别介绍了本次会议筹办的感受,倾囊相授这次会议定位明确,准备充分。办会宗旨是成为中青年医师沟通学习的桥梁,把临床经验转化为年轻医师的操作技术。会上所有议题都源自青年医师最   来医院的聂如琼教授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此次倾囊相授会议对临床医师的指导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实用,论坛切入点为球囊操作,但事实上讨论的问题涉及到冠脉病变PCI术操作中的各个要点(如何选球囊、如何用球囊、如何判断操作结果);2.深入,过往不少学术会议往往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倾囊相授论坛让每一位与会专家都充分投入,注重交流;3.方向,未来中国PCI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掌握好该项技术,还要优化技术操作,讨论会的目的就是要规范操作、理论和体系,让我们做的更好。谈到会议对年轻医师的帮助,聂教授认为,会上讨论的问题很多是年轻医师从未考虑过但非常重要的要点,通过会议分享就帮助年轻医师未来面对临床问题时胸有成竹。

|倾囊相授·愿景与期待|

  在谈到该系列学术会议未来的规划时,杨清教授表示,本次讨论会的现场效果远远超过预期。因为与会医师参与度极高,针对每次抛出的问题都讨论热烈,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并未完成既定的讨论任务。因而,我们更有信心将该学术活动继续举办,将此次未尽的话题延续,把话题在横向和纵深方向扩展。余再新教授及聂如琼教授表示,未来系列会议的议题将往少而精的方向开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探讨得更深入。我们也期待杨清教授与唐熠达教授举办的PCI技术系列研讨会可以越办越好,为年轻医师更好的掌握PCI技术提供更多的指引和帮助,《门诊》杂志会持续







































北京中科
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jmtc.com/jbzd/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