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表示,在所有的康复办法中,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调查显示,腿抽筋患者,尤其是夜间腿痛加重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历史,而且多数认为补钙疗效不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病人仅轻度缺钙,而做彩超检查股动脉等,很多病人80%甚至100%的闭塞,最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陈忠介绍,“老寒腿”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局部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以及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坏疽等肢体缺血症状该病中老年人高发,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北方的寒冷地区比较明显,男性多于女性而脉管炎是中小动脉、静脉血管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导致的肢体缺血,青壮年男性好发其症状也可表现为患肢发凉、麻木、股动脉人体间歇性跛行等研究表明,该病除了和家族遗传有关,还与营养不良、受冻、外伤以及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寻找蛛丝马迹加强预防
“在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的条件下才容易得脉管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由动脉硬化导致的下肢血管闭塞多了,换句话说是‘贫困病’变成了‘富贵病’”陈忠说,脉管炎患者通常会使用活血化淤的中药或者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但这些疗法不一定适用于“老寒腿”患者“不是说中医无效,而是反对在没有明确细分的情况下,所有下肢缺血患者都用中医治疗”比如腹主动脉分支到两个大腿的髂动脉出现闭塞,单一用中药治疗起效很慢,有时候就把病情耽误了
陈忠介绍,轻度的下肢动脉硬化一般不会影响血液供应,下肢活动后也不会出现什颈动脉双侧斑块么症状而中、重度的动脉硬化就往往造成相关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常感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久而久之将出现静息痛,进而造成缺血性溃疡、坏疽等症状如果硬化了的下肢动脉有粥样斑块或附壁血栓脱落,可随血流阻塞其远端的动脉血管,造成肢体急性缺血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将会致残或致死
无论是药物治疗、旁路搭桥,还是腔内介入都只是治疗的一部分,还必须进行后期康复锻炼可是很多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因为害怕疼痛或担心过多活动会导致支架脱落,影响伤口愈合等等,总是躲避锻炼或者干脆不锻炼
“很明显,人们将‘老寒腿’和脉管炎混淆了!”陈忠说,二者的主诉症状虽然很相似,但致病机理大不相同,疗法自然也不一样
“老寒腿”不能用热水泡
陈忠女性颈动脉指出,有些中老年人下肢麻凉,经常用热水泡,睡电褥子或者用理疗仪烤,这也是一个误区!“我们提倡给病人保暖,但忌加温本来下肢就缺血,一加温,新陈代谢加快,血管扩张,血液供应不足会加快氧缺,使病情加重”
推广新疗法但要重视药物治疗
还要重视一些非刻意性症状,比如皮肤干燥、汗毛脱落等这些提示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如不加以控制,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间歇性跛行,患者走几十米的路就疼得不行;再严重可能会出现静息痛,坐着都疼
腔内介入要求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并且要严格把握适应证“目前国内有盲目推广该技术的趋势,很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不过陈忠透露,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他一直在参加卫生部医政司牵头的《关于动脉硬化髂动脉分支股动脉闭塞症的规范化治疗》的制定,这个政策性文本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世”
“由于‘老寒腿’至今不能彻底根治,所以加强预防很关键”陈忠表示,该病常发生在“三高”人群中,同时老人发病率高于年轻人所以,男性在50岁以后,女性在绝经期后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也可以自检,摸摸大腿的主动脉或者足背动脉,如感觉不到脉搏就有必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因此,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常虹)
腔内介入疗法是一种新兴技术该疗法主要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导管溶栓等内容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然下肢腔内介入术后再狭窄率较高,但对于存在严重静息痛或难治性溃疡的重症缺血患者,可以明显缓解症状,为溃疡愈合争取时间,提高保肢率
此外,陈忠强调,吸烟和糖尿病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其中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从而引发肢体缺血;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下肢神经病变合并末梢血管病变引发的感染、溃疡和坏死所以烟民应尽早戒烟;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下肢麻木等症状要及时检查
谈到治疗,陈忠说,目前“老寒腿”还不能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手术或介入治疗等手段进行改善治疗方案有很多,早期应首选生活方式调节和药物治疗,中晚期病人可选择旁路搭桥或腔内治疗两种方案
“早颈总动脉分支期患者服药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中晚期患者使用血管旁路搭桥,是从病变血管旁边跨过去,以缓解缺血状态,挽救患肢”陈忠说,血管搭桥的创伤比较大,恢复相对较慢,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不太适合,他们可以采取腔内介入疗法
康复锻炼也是重要的“治疗”
如今不少患者比较崇尚先进技术,却对术后的坚持服药不够重视“这会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不按时服药或者随意自行停药,接受治疗的血管很可能会再次堵塞”陈忠提醒“可以明确地告诉患者,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增加主动运动是非常有效的自我治疗手段当然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活动量要适当,比如七八十岁的病人,不能要求他做剧烈运动,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比较柔和的方法右锁骨下动脉都是积极的”
在临床上,陈忠经常遇到一些上了岁数的患者,出现下肢麻木、发凉、走路疼痛之后就认为得了脉管炎,拿药水泡脚,磨一磨就解决了可时间一长,不但没有起到明显效果,反而延误病情,有些患者的下肢出现了严重的坏疽、发黑,最后只能截肢
相关链接:
动脉硬化在人类的致死因素中已经排到了前三甲,除了癌症以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和动脉硬化有关系,特别是下肢动脉硬化,常常累及冠脉和脑血管资料显示,30%~50%的“老寒腿”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可是人们对下肢动脉硬化危害的关注度远不及心脑血管疾病”陈忠说
老人腿抽筋,缺钙了吧!在电视广告的作用下,这几乎成为全民皆知的“真理”但专家指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极易髂动脉股动脉解剖掩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这一危害极大的常见病症
老人腿抽筋 缺钙是假象
白癜风专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