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父亲最近剪脚趾甲时伤了脚趾,伤口老不愈合,有一部分还发黑了,为什么会这样?
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足部缺血的病人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继发感染,从而诱发坏死。这些病人应注意脚部护理,避免外伤,穿暖和柔软的鞋子,除了适当锻炼外不要过长时间步行。
问:现在我的脚在夜里疼痛的厉害,坐起来后就好些,有时整夜不能睡觉,为什么会这样?
答:这是“静息痛”,表明肢体严重缺血,有肢体坏死的趋势。患者常在睡眠中痛醒,主要是足趾或足的前部剧烈疼痛,坐起来后由于心脏位置处于高位,下肢灌注压力增加,缺血暂时有所缓解。所以病人往往会出现“抱膝而坐”、彻夜难眠的情况。
问:怎样确诊动脉硬化闭塞症?
答:通过了解临床症状(肢体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慢性溃疡、静息痛、坏疽等),以及触摸下肢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动脉彩色超声、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可以明确诊断。常规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因其有创伤、费用高等已不作为首选检查,而且其诊断优势相对并不明显。
问:我长期腿痛,在骨科按照“腰腿痛”治疗无改善,是不是因为动脉硬化的原因?
答:骨科疾病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也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但这类病人往往忽视了做血管检查。由于下肢缺血,肢体会出现麻木、怕冷的症状,如果以上检查均不能明确疾病,不妨检查一下血管,可能就是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下肢缺血而造成的。
问:医院被诊断为脉管炎,看血管外科专科时被告知不是脉管炎而是动脉硬化,为什么?
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都属于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脉管炎常影响中小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影响大中动脉。国内外一致将45岁作为区分这两种疾病的年龄标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小于45岁,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大于50岁。前者与吸烟和性别(男性)多有关,后者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吸烟等有关。另外非专科医师常常将涉及血管的病变统称为“脉管炎”。
问: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哪些情况下会面临截肢风险?
答: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就医不及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能面临截肢风险:1)、坏疽伴严重感染2)、血管广泛闭塞,坏疽伴剧烈静息痛3)、药物无效或转流手术失败,而病情进展者。
问:我父亲足趾疼痛、破溃、感染,用了很长时间抗生素还不好转,为什么会这样?
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局部组织修复能力很差,抗菌药物局部浓度也很低,感染控制效果较差。如果不结合血管外科相关治疗,其溃疡、感染很难控制。
问: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要完全戒烟;坚持服药;适当步行运动;足部保暖;避免热敷;穿柔软鞋袜;饮食要低脂,多吃水果蔬菜;注意足部卫生,避免皮肤破溃。不要忘记定期到血管外科专业医生处复诊检查。
医院周围血管科官方
医院周围血管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