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血管全程保护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靶向治疗及其临床应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性病理改变。国际上非常重视斑块的预防和治疗。斑块一旦形成,其稳定、进展还是消退从根本上取决于局部的微环境及其调控。对于斑块消退,理想是要求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脉壁重新回到初始状态,这是较难实现的。轻至中度狭窄的临界软斑块相对于成熟晚期的硬斑块,富含更多的泡沫细胞成分,虽然不稳定,但积极干预也更易于消退,是药物靶向干预的理想靶点。要使斑块消退,即要求脂质进入动脉壁的量要少于运出量,药物消退需要在斑块形成的早期进行,且强化及长期的治疗是关键。近期,医院张运院士所在研究团队发表在年《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基础研究表明,我国传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可抑制斑块内炎症性血管新生、增强斑块稳定性,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启示。ATS-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

目前有国内专家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提出了“金三角方案”,即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及我国传统复方制剂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阿司匹林单药、辛伐他汀单药或任何两药联合治疗相比,ATS方案治疗的小鼠动脉斑块面积、病变管腔比显著减少(图1),斑块纤维帽密度则明显增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ATS方案治疗还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含量(被认为斑块内血管新生相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MMP-12的表达水平(可稳定斑块)。上述结果为ATS方案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初步的数据。

图1通心络(TXL)+阿司匹林(ASA)+辛伐他汀(Simv)治疗组病变管腔比显著减少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加强了中成药制剂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研究,如通心络、步长脑心通、丹蒌片等,将来或有望替代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并且成为国产中药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



转载请注明:http://www.wjmtc.com/jbzl/1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