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约每8.5秒就有一个心血管病人死亡,死亡率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血管堵住、硬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看本文,您可能意识不到,一些行为是您在默默的喂养着血栓!
10多岁之前:
健康的血管
①韧:血管有弹性且柔韧,像橡皮筋一样
②滑:血管内壁没有任何物质沉积,像血脂、血栓、重金属等
十几岁之后:
血管开始出现沉积
从十几岁开始,胆固醇就开始在动脉内皮下沉积,形成脂肪条纹,但这不会造成动脉硬化阻塞血管,发生心梗、脑梗,真正发生可能还需要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少年时做这些事都是给血管添堵:
营养过剩十多岁的孩子吃得太油,再加上摄入过多的高油、高糖的零食,糖分、油脂吸收过多,会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吃糖太多,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长久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运动太少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热爱运动的孩子,不仅血液循环慢,也容易在身体中囤积更多的脂肪,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脂肪条纹。
肥胖吃的太油太甜,运动又少,孩子很容易变肥胖。肥胖学生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也很高,这些都是加速动脉硬化、血管堵塞的原因。
30岁开始:
出现血管斑块,别为血管添堵
二三十岁开始,很多人已经有动脉粥样斑块,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只有堵塞70%才会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如头晕、心慌、气短等,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显示,在意外死亡提供心脏移植的供体中,从20岁开始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在迅速增加,30多岁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给血管添堵:
高油、盐、脂饮食长期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饮食,饮食搭配不合理,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血脂浓度,增高脂类物质胆固醇的浓度,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让血管通道变窄,血流受阻,这种三高饮食也更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加快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熬夜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运动缺乏很多上班族坐得多,动得少。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血管里面的垃圾无法排出,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起来,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烟不离手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使血压升高,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喝酒过度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脂代谢影响着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类代谢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40岁之后:
斑块易破裂,引起梗塞血管
随着年轻时血管中物质的沉积,步入中年以后的40多岁,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迅速增加。
压力大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颇有压力,据南加利福尼亚大学jamesh.dwyer博士两次为期18个月的调查显示,工作压力较大的男性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而压力等因素也更容易导致血管中的斑块破裂。
腹部肥胖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影响肝脏脂类代谢,同时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更容易使得血管堵塞。
酒不离手人到中年,酒不可贪多,酒精不但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更重要的是促使动脉硬化的软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
让血管保鲜
几种血管“保鲜剂”
11号保鲜剂全谷杂粮白面、白米和白糖等精制淀粉,膳食纤维含量极少,并且所含的营养素很单一,最好选择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全谷杂粮,如糙米、荞麦、燕麦、红豆等。
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它们有助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从而保护血管。
化血栓第一豆!改善脑血流量老年人吃豆类和菌类一样,有很大的好处,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的谚语,说明豆类在日常饮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营养学也证实,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2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概率。
但是吃豆子有一个麻烦,就是要额外制作,红豆粥、绿豆粥、或者黄豆豆浆,今天跟大家说的这个豆子,是“化血栓第一豆”,却无需额外制作,只需要添加在日常菜色种即可:豆豉。
豆豉营养与牛肉相当
“溶栓第一豆”
试验证明,豆豉的营养几乎与牛肉相当,豆豉含蛋白质为%而牛肉为22.7%,脂肪含量豆豉为8.2%,牛肉为4.9%,最重要的是它对血栓的作用。
豆豉最早记录在我们中国,后来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豆豉是用黑豆或黄豆作原料,经过一番洗净、蒸煮、冷却后放入缸中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的,按加盐与否分成咸淡两种。
血栓患者多进食
“溶栓第一豆”
老年人因脑血栓会造成老年痴呆症,现代医学尚束手无策。
最近,日本医学家发现,中国人用黑豆制成的豆鼓,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更使人惊奇的是,豆豉所含的细菌能产生大量维生素B和抗生素。因此他们认为老年人多吃豆豉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形成。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形成。总之,吃豆豉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很有效果。(编者提醒:豆豉很好,切勿因此擅自停药哦)
豆豉:40倍防冠心病的力量
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有良好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钼的含量是小麦的50倍,硒的含量比高硒食物大蒜、元葱还高,而钼和硒两种元素虽然不能治疗癌症,但是都具有极强的抗癌作用。
食用方法做菜配食,不要矫枉过正但是要提醒老年人注意的是,豆豉随好,也不能多吃,每日以50克内为宜。
可加入豆豉的菜色:豆豉蒸排骨、豆豉回锅肉、豆豉蒸鱼、豆豉鸡丁,鸡、鸭、猪肉、牛肉都可以加入豆豉。
而且豆豉加工中会加入很多盐分,所以如菜肴中已加入豆豉,则应减少烹调用盐量,以免摄入盐分过多,从而降低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豆类家族七大保健功效红遍美国~
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总结出经科学证实的“豆类的七大保健功效”。
1延缓衰老。研究发现,红葡萄酒中关键成分白藜芦醇可阻止DNA损伤,抗击衰老。美国《食品科学与营养评论》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些豆类中白藜芦醇含量可与红酒媲美,其中黑豆和扁豆中含量最多。
2降血压。《美国高血压杂志》最新载文称,科学家对8项相关研究结果梳理分析发现,所有研究都表明常吃豆类食物(如豌豆、黑豆)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3预防癌症。美国《体外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常吃豆类可以使乳腺癌、肝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等癌症发病率显著降低。
4降低胆固醇。《加拿大医学会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饮食中增加一份豆类食物就可以使“坏”胆固醇(LDL)水平降低25%,进而降低心脏病风险。
美国《医药食品杂志》刊登一项涉及35名肥胖男性的最新研究发现,为期8周的研究结束后,吃豆最多的参试者体内脂肪、胆固醇水平、血压及能量代谢都得到大幅改善。
5降低食欲,预防过量饮食。美国《食欲》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豆类有助于减少对甜食和快餐等不健康食物的渴望,进而防止过量饮食。参试者每天吃4盎司(约合克)鹰嘴豆,12周之后,其排便更规律,消化系统也更健康。
6改善肠道菌群。有益菌对免疫功能、肌肤修复、正常消化和降低肠癌风险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农业食品化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常吃豆类,摄入更多豆类纤维有助于肠道细菌产生更多有益健康的物质。
7杀灭真菌。美国《当代医学化学进展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豆类中发现的化合物有助于杀灭真菌和预防真菌感染。
小小的豆豉对于老年人而言好处多多,在国际上被称为“营养豆”,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形成和老年痴呆发生。
做菜的时候一定要加一点,告诉家里做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