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定量脑电图(qEEG)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MCA狭窄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治疗的决策、疗效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便捷手段。
材料与方法
选择年5月~年9月就诊于吉医院神经内科经TCD检查诊断为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74例为病例组,分为症状组45例和无症状组29例;
选择25例经TCD和颈部彩色多普勒排除颅内外血管病变的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神经监护仪行常规EEG监测,用qEEG直接分析EEG的频率、振幅、对称性、形态等;
利用TCD检测MCA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颅内的大脑前动脉、后动脉软脑膜枝开放情况;
结合头MRI、MRA、PWI的影像学改变,对比分析症状组、无症状组在脑功能、侧枝开放、脑组织灌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卒中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1.3组间qEEG相对波段功率(RBP)的比较
(1)病例组狭窄侧MCA分布区与对照组相应区域间RBP的比较:症状组δ波、θ波RBP值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及对照组,α波RBP值显著低于以上两组(P<0.05);无症状组仅α波RBP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δ波、θ波RBP值与对照组间未见差异(P>0.05)。
(2)3组间狭窄侧与健侧MCA分布区RBP的比较:症状组狭窄侧MCA分布区δ波RBP值显著高于健侧,α波、β波RBP值明显低于健侧(P<0.01);无症状组狭窄侧MCA分布区仅δ波段RBP高于健侧(P=0.),双侧α波、β波RBP值未见差异(P=0.;P=0.);对照组双侧各波段RBP值均无差异。
(3)症状组全脑区δ波RBP值与NIHSS分值呈正相关性(r=0.83,P=0.),α波、β波RBP值分别与NIHSS分值呈负相关(r=-0.73,P=0.;r=-0.64,P=0.)。
2.TCD检测无症状组患侧ACA、PCA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高于症状组(P<0.05)。
3.缺血性脑卒中的qEEG与PWI改变的相关性:CBF下降组的δ波RBP值比CBF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MTT/TTP延长组与MTT/TTP正常组比,δ、θ波RBP值升高,α波RBP值下降(P<0.05)。MTT显著延长组的α波RBP值低于MTT略延长组(P<0.05);TTP显著升高组的θ波RBP值高于TTP略升高组(P<0.05)。
结论
1.症状性与无症状性MCA狭窄者间脑功能改变具有明显差异,症状组δ波、θ波RBP值明显高于无症状组,α波RBP值明显低于无症状组;症状组RBP值与NIHSS分值具有一定相关性;表明qEEG的RBP参数可作为评估MCA狭窄或闭塞后神经功能、病情变化、疗效及预后的有价值参考指标;
2.无症状组dvACA、dvPCA明显高于症状组,表明无症状性MCA狭窄者的侧枝开放程度高于症状性MCA狭窄者,提示TCD检测可评估MCA狭窄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枝开放情况;
3.qEEG与PWI在评价MCA狭窄后脑组织缺血具有一致性;且qEEG的δ波、α波、θ波RBP值可能分别与PWI的CBF、MTT、TTP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
4.TCD联合qEEG检测能较好地评估MCA狭窄后引起的神经元功能、侧枝循环及脑组织灌注的改变,可作为MCA狭窄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治疗决策、疗效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手段。
李曼婷,韩珂,吴江
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