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动脉闭塞患者的预防措施

动脉闭塞症状1、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并发糖尿病者发病较早,病变主要发生在弹力型和肌型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及主动脉的其他分支,并常是在其血管分支开口的内侧,或血管固定于周围组织的部位发病,由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病变远端血供不足,其严重性随闭塞部位...[详细]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呈多节段分布,有症状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率可达0.6%~9.2%,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病。1.流行病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约10%...[详细]

医师为您详解动脉硬化的预防措施

  下肢动脉硬化它不但是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常见的动脉性疾病,发生了动脉硬化闭塞症不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希望广大中老年患者要引起重视,及早做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准备。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   (一)饮食:饮食的总热量不宜...[详细]

医学科普如何有效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的

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末端出现缺血、坏死等症状。如何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1、预防高脂血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详细]

前沿技术TASC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

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会议和年TASCⅡ会议发布指南,根据主髂动脉和股腘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将其分为4型,建议对A型病变行腔内介入治疗,对B、C型病变参考多种因素行个体化治疗,对D型病变选择外科手术治疗。近年随着影像学及材料学研究进展、介入操作者技能提升,介入治疗成功率和疗效大大提高。采用...[详细]

拿什么拯救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再闭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详细]

外周动脉疾病10题nbsp你能答对几

在美国,将近有多万4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受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影响,P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针对外周动脉疾病,下面这10个问题,来试试你能答对几道吧!1.门诊就诊时,PAD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A.静息痛B.跛行C.组织缺损(组织溃疡或坏疽)D.伤口愈合不良答案为:B.跛行尽管大部...[详细]

主髂动脉闭塞腔内治疗技巧及疗效

术后通畅率随着腔内治疗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目前腔内治疗已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Sergio等回顾性总结了例主髂动脉支架植入病例,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高达93.4%。另有报道,髂动脉闭塞患者裸支架植入术后5年通畅率在55%~85%。即便对于TASC-IIC/D级病...[详细]

下肢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导致下肢血供减少,出现行走时肌肉酸痛,即间歇性跛行。血供进一步减少可以导致患肢足部缺血性静息痛,进而引起下肢溃疡、坏疽的发生,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发展到必须截肢的地步。慢性下肢缺血的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尤以糖尿病最明显,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的发病...[详细]

外一科普外科成功开展股浅动脉及胫前动

日前,外一科(普外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晨宇教授协助下,成功为一83岁男性患者实施左侧股浅动脉及胫前动脉闭塞症介入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患者表现为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胀痛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但行走一段路程后该症状会再次出现。在临床...[详细]

直播刘杰经皮斑块旋切术治疗股腘动脉

编辑:刘世义来源:医学界外科频道传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植入术(PTS)是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常规方法,但其远期通畅率并不理想。近年来,经皮斑块旋切术作为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一种新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最新研制出的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详细]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完成一例股浅动脉

近日,医院血管外科完成一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腔内治疗,接受手术的是74岁男性患者,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入院,该患者右侧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右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左侧髂外动脉狭窄,右侧踝肱指数(ABI)为0.25,术前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重症下肢缺血,属于TASC...[详细]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治疗心梗脑梗肾衰基

一个慢肾衰病人,刚住我科没几天,却因为右下肢剧烈疼痛而转到了外科治疗。这位老爷子80岁,从20多岁就开始抽烟,每天至少一包。50多岁时发现有高血压、高血脂,血压最高达/mmHg,但他从不在乎,更不用药。几年前突发心梗放了心脏支架,此后开始口服一些药物,但服用不规律,血压、血脂控制的并不好。去年查体发...[详细]

我科成功开展首例股动脉切开取栓术

8月20日,我科在全院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患者为老年男性,入院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伴左下肢麻木感。左侧膝关节以下皮温冰凉,浅感觉明显减退,压痛。我科陈建安副主任医师会诊后立即行下肢CTA检查...[详细]

冬天双腿发冷疼痛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据媒体报道,一年多前,72岁的李大伯发现自己双腿发凉,每次走50来米腿就会疼,需要休息一会后才能缓解。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关节炎,到卫生院开点膏药就算了,可是症状反而慢慢加重,后来只能走20来米,晚上躺床上都感觉疼痛。   一个月前,李大伯右脚的脚趾部位剧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发现,竟患了双下肢动脉硬化,...[详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发展历程年,Bernard首次将导管插入动物的心脏。年,德国医生Forssmann首次将一根尿管从自己的肘静脉插入,经上...[详细]

会议预告2015上海周围血管腔内治

??欢迎词尊重的各位专家、教授及同道们:您们好!请允许我们作为上海周围血管腔内医治论坛(SPEAC)的大会组委会,医院主办的SPEAC,会议将于年6月日在上海通茂大酒店召开。SPEAC寓意交换(Speak),以往的5届SPEAC盛会得到了广大血管外科专家和同道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已成为中国血管外科领域...[详细]

我院参与科成功完成首例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我院参与科成功完成首例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自我院参与科年7月开业以来,已成功展开心脏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医治冠心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医治肝癌;脾动脉栓塞医治脾功能亢进;支气管动脉栓塞医治肺癌、咯血;食管支架植入医治食管癌食道阻塞;胆道支架植入或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医治阻塞性黄疸;子宫动脉栓塞医治子...[详细]

脉管炎的最快医治方法nbsp迈管通有

脉管炎的最快医治方法nbsp迈管通有脉管炎在发作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患者的下肢会出现缺血,下肢会疼痛,会有不能正常行走的情况出现,严重的还有可能致使瘫痪。所以对脉管炎,一定要及时的医治。脉管炎是一种以肢体动脉产生节段性炎症,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血栓栓塞的器质性血管病,病程长...[详细]

每9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癌症和心血管病都是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我国每天都有9千多人死于心血管病,也就是说每9秒就有1个人由于心血管病丧生。专家指出,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缘由,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坏胆固醇”管理不善为其首恶。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详细]

    1635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